翻译公司的存在是不是必要的?

2019-11-15 19:46:32 admin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前人类已经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苹果的“Siri”,小米的“小爱”、微软的“小冰”,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等这些人工智能软件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已经正在影响甚至改变着一些传统行业;翻译行业也不例外,在翻译领域,国外的谷歌翻译,Trados软件,国内的百度翻译,金山词霸,有道翻译,东方快车,科大讯飞等软件以及机器翻译也是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传统的人工翻译以及作为构成翻译行业主体的翻译公司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

翻译公司是对外提供翻译服务的专业机构,是链接译员与客户的主要渠道,是构成翻译行业的主体,自从1973年中国成立第一家翻译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始,直至今日,据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工商局登记在册的翻译公司大概有三十多万多家,职业翻译人才达十万人左右,兼职翻译人员一百万人左右,从业人员更是超过三百万人,创造的产值达2600亿元人民币。如此众多的翻译公司,庞大的翻译市场以及体量巨大的从业人员正在努力奋进,为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发展以及中国的涉外交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大师黑格尔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的观点:存在即合理。英文译是:What is reasonable is real; that which is real is reasonable. 另译: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再联系翻译公司发展的社会现实,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翻译公司的存在是合乎理性的,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反之亦然。

那么,翻译公司有没有必要存在呢?机器软件翻译会不会替代以人工翻译为主的翻译公司呢?

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曾在论文《机器翻译五十年》中指出:要提高机译的译文质量,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本身问题而不是程序设计问题;单靠若干程序来做机译系统,肯定是无法提高机译的译文质量的。同时,他还指出:在人类尚未明了大脑是如何进行语言的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机译要想达到“信、达、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这一观点直接道出了非人工翻译的瓶颈所在。

显然,周老明确表达了机器软件翻译再怎么发展、再人工智能化,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人工翻译。以人工翻译为主的翻译公司永远不会消失。翻译公司的人工翻译业务有着诸多机器软件翻译无可比拟的功能,比如说:人工翻译的闭环是人工校对,但电脑毕竟代替不了人脑,机械校对软件是由人设计并按照已设定的程序进行工作,是机械性的,不可能像人一样进行思维判断,只能以词为单位进行检查,但诸如版面和版式、重复句、漏句、英大小写等的校对,目前电脑是做不到的,而汉语语言表达丰富而复杂,语法深奥,许多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意思;字词间的搭配也灵活多变既定程序这把卡尺就难免出现卡不到、对不上的情况,甚至会自以为是地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按自己的程序来表达,往往错误的词未检查出来,没错的却误报出来。出现乱点鸳鸯配错郎的情况,再者,机器校对毕竟不能识别符合逻辑、语法而不符合实际的错误,因此在校对工作中并不能治百病,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处理有关古汉语句式和半文半白的词语搭配时,误报率颇高。如不加以仔细判,盲目地照其提示去改,就会闹出笑话,造成差错。

再者,我们要论证一件事物的必要性与否,是有严格的判断标准的。在这我们需要引入“必要条件”这一概念: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一种关系形式。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则A就是B的必要条件,记作B→A,读作“B含于A”。数学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由结果B能推导出条件A,我们就说AB的必要条件。上文我们说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翻译公司的存在,换言之如果社会不发展则翻译公司就不复存在,如果社会高度发展,翻译公司不一定会存在,则翻译公司的存在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引用汪峰的名曲《存在》中的歌词: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不错,翻译公司必将借助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势很有必要的存在,不论前方有何挑战必将“展翅高飞”!


微信同号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